第四十章 代价(二)-《昭帝本纪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扶桑使臣点头:“这是自然。”

    百济和高丽的使团同时到达京城。

    上次出使,百济还是战败的一方,前来求和。不过半年时间,百济新得了新罗大半领土,又在大周和扶桑的战事中负责转运粮草,现在见到灰溜溜前来求和的扶桑,自觉扬眉吐气,言谈间底气都足了。

    百济使臣和元琦也是一回生二回熟,见完礼后寒暄几句,百济使臣话题一转:“我百济先时有新罗在侧,虽是想与大周交好,却受到新罗的百般阻难。现在大患已除,我王亲笔写下了国书,愿求娶大周公主,结以两姓之好,世代为盟,永不背叛。还望殿下在皇帝陛下面前,替我王美言几句。”

    元琦迅速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景成帝的儿子们。

    自景成十六年庄穆皇后去世后,景成帝的后宫很是萧瑟了几年。直到景成二十一年,才有十六皇女出生。现在宫中未嫁的公主,最大的也才六七岁,根本没有适龄的。

    不过历朝远嫁的和亲公主,大多是从宗室之中挑选的适龄男子,很少有荣安公主那般,皇帝的亲子远嫁和亲的。

    “荣安公主之后,再无宗室公主和亲的例子,百济王若是真心求娶,恐怕得拿出些诚意来。”

    百济使臣胸有成竹:“当年高丽先王求娶荣安公主,以高丽的玄、乐二郡作为聘礼。我王诚意,尤在高丽先王之上。我王愿以湖西六县作为聘礼,迎娶大周公主。”

    湖西六县紧挨原来的新罗王都,以北的新罗领土,尽数入了高丽手中。

    百济王献上湖西六县,相当于是在向大周寻求保护,毕竟这么多年,高丽和百济的摩擦不少。新罗灭国,百济少了盟友,边境再起摩擦,恐怕会在高丽手中吃亏。

    这倒也不是个吃亏的交易。三足鼎立的场面被打破,原本就是要寻求新的平衡,这个契机,刚刚好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